时间:2024-12-26 11:43:01 出处:探索阅读(143)
杨世贵今年53岁,用镜1984年入党,头记后退伍返乡,录乡九游一直在商海中拼搏。发展
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用镜农民,他用相机记录下了乡村的头记变化,希望通过努力,录乡影响更多村民更新思想观念,发展为推进灾后重建乡村旅游产业的用镜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抗震救灾
为志愿者提供办公场地
芦山县太平镇大河村在地震后有300户农户需要过渡安置,头记有326户村民的录乡九游农房需要加固维修。
驻村镇干部乐文琼在入户调查中,发展不止一次见到杨世贵一边清理震坏的用镜房屋,一边支持公益活动的头记场景。那是录乡地震后的第一个“六一”儿童节,乐文琼再次来到杨世贵家。当时,来自“华谊兄弟基金”、“乡村之眼公益影像计划”的志愿者们都在杨世贵搭建的临时住房里办公。房屋里间是杨世贵的卧室,外间是志愿者的办公室。在几步之遥的平溪小学,志愿者建起了“坪溪小学爱心书屋”,给学生送图书、进行绘画培训、放映科幻影片。
大山外的许多新鲜事物通过志愿者带进了学校,对长期生活在山旮旯,又受到地震惊吓的孩子们恢复心理健康、开启思维,有很多好处。这是杨世贵的追求,他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让大山里“活”起来。
学习摄影
带动乡村观念更新
2011年夏的一天,妻子何福之正在楼房前的地坝里翻晒蕨菜。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市遗产办的支持下,要招募志愿者,用照相机宣传环保理念。杨世贵决定参加培训,却遭到了妻子的反对。他笑呵呵地说:“我晓得你辛苦,等参加完培训后,我把村里的景色拍下来展示出去,吸引更多人来分享美景,山村的人气旺了,说不准村里漫山遍野的野菜还会受到大家的喜爱。这就叫人气带动财气,不只对我们一家人有好处,对村里人都有好处。”
经过培训,杨世贵学会了一些拍摄的基础知识。他拍下村民们生产、生活的场景,并入选在成都、昆明、北京参展,引起很多人的关注。
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成都工作人员郭思宇被杨世贵的执着所打动。2013年元旦、春节期间,郭思宇给杨世贵送来笔记本电脑、彩色打印机,支持他用影像把大山深处与外面的世界连起来。当时,杨世贵首先为40户农户拍了“全家福”。紧接着,他想到汶川灾后重建一定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,便走进了映秀镇。
在映秀镇老街村,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,首位大力发展农家旅游,建设富裕老街”的理念,更让杨世贵坚定了自己的追求。不料,在映秀的第二天,芦山就发生了地震。
“地震那天,我从映秀回到家已是午夜。”杨世贵说。
如今,灾后恢复重建一周年,自家的新房原址重建。杨世贵一边建房,一边与市民政局、市科协、“乡村之眼公益影像计划”等多方联系并得到支持,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由农民会员组成的乡村摄影协会。
“我不会忘记在火线入党时的誓言。年轻志愿者能干的事,我这个老党员也一定能行。”杨世贵坚定地表示,“我决定继续用好摄影平台,通过协调更多的人在村里开展公益健康活动,搞活乡村文化氛围。用一件件小事,影响更多村民的观念更新,为灾后重建乡村旅游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。”
记者彭华
上一篇: 顺利进入预定轨道!长二丁火箭一箭四星发射看点解析
下一篇: 青衣江 鸣奏生态之歌